趣百科

降雪量怎么计算

编辑:Simone 2025-01-26 17:43:14 581 阅读

降雪量怎么计算

降雪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雪的降落量,通常以厘米或英寸为单位。计算降雪量需要知道降雪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降雪深度。

降雪量(mm)= 降雪深度(cm) × 密度(g/cm³) × 10

例如,如果在某地区统计的时间段内降雪深度为20cm,密度为0.2g/cm³,那么降雪量为20 × 0.2 × 10 = 40mm。

降雪面积:指统计的时间段内降雪的覆盖面积,通常用平方千米(km²)作为单位。

降雪深度:指在统计时间段内,某个地区雪深的平均值,通常用厘米(cm)作为单位。

密度:雪的密度随着湿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干雪的密度为0.1-0.2 g/cm³,湿雪的密度为0.2-0.4 g/cm³,湿重雪的密度为0.4-0.6 g/cm³,水重雪的密度为0.6-0.8 g/cm³。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nswer/12480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