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曹植是什么朝代的

编辑:Simone 2025-02-11 23:50:43 562 阅读

曹植是什么朝代的

曹植是东汉末年三国曹魏的人物。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才华也颇受后世诗人推崇;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并称“三曹陕国驾”。不过与此调其父兄不同的是陵荡,曹植一生并未担任重要军政职务。因封陈王,且谥号思,后世文章中常称陈思王、陈王。

扩展资料

曹植前期由于境遇顺适,诗歌充满着昂扬的精神,调子开朗豪迈。作品风华有余,而血肉不足。后期他壮志受挫,备受压抑和迫害,诗风转为沉痛激愤,慷慨不平,表现出对于压迫者的愤恨,和寻求解放的强烈精神。

曹植作品“骨气奇高”,他一生不断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善于以饱满壮劲,而又波澜壮阔、雄奇恢阔的形象,表现慷慨悲壮的情怀,沉郁顿挫,悲愤交集。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

中国本土赞呗之起源,相传为曹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感悟甚深,于是将其音节纪录下来,结合《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颂》和《菩萨子颂》,遂成合汉曲梵音而制作梵呗之始。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13375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