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和踌躇有什么区别
踟蹰chí chú:属于徘徊,要走不走,想前不前的样子。
踌躇chóu chú:除了犹豫的意思外,还有得意、从容自得的意思。
【词语】:踟蹰
【注音】:chí chú
【释义】:1.亦作"踟跦"。亦作"踟蹰"。亦作"踟躇"。 2.徘徊不前貌;缓行貌。 3.犹豫;迟疑。 4.逗留;歇息。 5.须臾;瞬间。 6.相连貌。 7.古代刻罚器,用以承水。 8.梭的别称。
【出处】:
1、《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躕。”《文选·成公绥》:“逍遥擕手,踟跦步趾。”一本作“ 踟躕 ”。 李周翰 注:“踟躕,缓行貌。”
2、唐·戴叔伦 《感怀》诗之一:“踟躕复踟躕,世路今 悠悠。”
3、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4、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沫水》:“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躕,千载后,不知如。”
5、唐·白居易 《食笋》诗:“且食勿踟躕,南风吹作竹。”
6、唐·沉既济 《任氏传》:“ 郑子 随之东,至 乐游园 ,已昏黑矣。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白衣将入,顾曰:‘愿少踟蹰。’而入。”
7、宋·欧阳修 《再至汝阴三绝》之三:“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8、宋·苏轼 《和刘柴桑》:“万刼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9、《初学记》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於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10、元·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梭,一名踟蹰。”
【词语】:踌躇
【注音】:chóu chú
【释义】: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出自】:
1、宋玉《 九辩》:“蹇淹留而踌躇。”
2、《 音乐巨人贝多芬》:“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3、明 施耐庵《 水浒》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4、《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晋鄙接符在手,心下踌躇,想道:‘魏王以十万之众托我,我虽 固陋,未有败衂之罪。今魏王无尺寸之书,而公子徒手捧符,前来代将,此事岂可轻信?’”
5、李二和《巴黎之约》:“她来的太匆忙太突然了!我生怕是在梦中。我踌躇在她的面前,许久才小心翼翼地窥顾她一眼。”
6、鲁迅《 一件小事》: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14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