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民国铜元收藏之鉴定技巧

编辑:Simone 2025-03-14 03:22:25 556 阅读

民国铜元收藏之鉴定技巧

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

铜元是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铜元诞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它是我国钱币史上“ 机制币 ”的开端。铜元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因此外观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铜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金属货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手工翻砂铸造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的新阶段。

看铸造币材

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多见,黄铜元少见。虽然各省份在制作时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

此外,民间私铸的铜元也多为黄铜质。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

看面值大小

铜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当十文铜元最为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铜元都值得留意。

“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间习惯,旋铸旋废,存世仅有十余枚,非常罕见。

“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光绪元宝”广东五文、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国双旗五百文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民国四川铸造的“四川铜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者却属常见品种。

看文字

由于铜元铸造的厂局甚多,而且由于技术问题,铸币的模具容易损坏,所以要经常更换模具。即使同一币模,中途修版后再铸又有变化,造成版式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往往体现在铜元的文字及图案上,形成版别上的千差万异:

·文字大小的区别,有大字、小字之别,如云南大清铜币的中心圈里的云字有大“云”字和小“云”字之分;

·文字形状与位置及书体的区别,例如“宝”字有“缶”宝、“尔”宝、珍宝之别。位置有“高宝”、“低宝”之别;大清铜币正面中心的纪地文字有阴文、阳文之别;在字体上还有楷书、隶书区别等。

看图案

清代民国铜元上立龙、坐龙、飞龙在花纹的装饰上,如花星有一点、两点、五点、六点等,有十字星、米字星、五角星、扁菊花、圆菊花、梅花、万年青、金钱图、太极图、党徽图、古布图、十八星图等。还有其他装饰性的图案,如嘉禾图、双旗图、三旗图、曼叶图等,不胜枚举。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life/15545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