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高考分数出来后 要警惕这些心理问题

编辑:Simone 2024-11-22 18:07:18 576 阅读

高考分数出来后 要警惕这些心理问题

高考成绩出来了,相信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经历了整整一年的紧张复习,骤然松弛下来,很多考生乃至家长都经历着身心状态的巨大改变。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些变化造成的心理适应困难及其调试方法。

自责懊悔。

有的同学自考试结束后就有十分自责后悔的情绪,觉得自己没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有许多不应该出现的失误,对此感到十分郁闷、不甘,对自己很愤怒,严重情况下会产生抑郁情绪,失望悲观。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温暖、开放的倾诉环境,当家长足够开放,能够接纳孩子这些情绪的时候,其实就为孩子充当了一个很好的情绪容器,对于缓解孩子的自责抑郁,具有极大的帮助。

紧张焦虑。有的同学在考后一直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刚考完担心分数不理想,分数出来担心报不上理想的学校,报考的时候担心自己选择失误,甚至到了确定结果后,又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总而言之,这些同学总是担心自己会应付不了,会失败。

交流、鼓励、体验是克服焦虑情绪的三大法宝。焦虑情绪重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强,或自卑感重。无论自尊心强或弱,孩子们都希望听到家长由衷地告诉他们:“我爱你是因为你本身,而不是你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家长在考前说“不用紧张,尽力就好”对许多孩子放松心情会具有重大影响了。父母无条件的爱,对于缓解焦虑和提升内在价值感,是天生的良药。

消极悲观。考试失利带来的挫败感,很容易让考生觉得十多年的刻苦努力都白费了,对学习和生活都失去乐趣,消极懈怠,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觉得自己没用,糟糕透了。有些同学可能会整天昏昏欲睡,或沉溺游戏。更有甚者,自此后数年都待在家里,拒绝出门,不工作,整日无所事事,完全放弃对生活的参与。

家长面对孩子的失败,首先需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以稳定、平静的心态来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目前的困境。一时失败并不是绝境,允许孩子有悲伤的反应,甚至可以适时地离开,让孩子有一个独自的空间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但是提醒孩子不要沉溺于自我否定,鼓励并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目前的处境,充分讨论各种可能,逐渐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茫然无聊。很多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一下子失去了具体目标或动力,因而感到迷茫无聊,不知所措,生活没节奏,找不到方向,先是无所事事,昏昏欲睡,有时还会出现烦躁和易激惹,而后可能会寻找一些刺激性的事情来寻求发泄,比如玩网游。

从异常紧张到突然松弛,这个过程就如同一场战役结束,在枪林弹雨中劫后余生,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确实是处于应激状态,需要一个阶段来过渡,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体验:考前列了一大堆考后要去干的事情,可是真的考试结束了,却一件都想不起来,什么都不想干。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将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此后,会逐渐产生“我要干点什么”的愿望。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life/7641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