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

编辑:Simone 2025-01-24 17:59:49 527 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来临~

大雪的由来

从气象学角度讲,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时,这天即为大雪,一般在每年的12月6-8日之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的气候特征

大雪节气,相比起小雪节气,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时节,气温下降明显,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大雪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18,20世纪=7.9。举例说明:2018年大雪日期=[18×0.2422+7.18]-[18/4]=11-4=7,12月7日大雪。

例外:195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赏雪玩雪

大雪时节,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滑冰

滑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嬉。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

捕乌鱼

在台湾,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常被当作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本草纲目》有:“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说法。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

腌腊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人们发现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于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腌制咸肉,以迎接新年。受此习俗影响,大雪节气前后,肉类食品价格常会有小幅上涨。

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新鲜雪菜逐渐上市。食疗专家介绍,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

羊肉进补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进补最爱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适当温补

饮食进补要适当,可以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有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所以吃这些食物还要注意适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早睡晚起

大雪节气,要注意起居和运动要有规律。冬季里日短夜长,阳气低下,夜间尤甚。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要坚持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以免身体不习惯。

多喝水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虽然冬季排汗、排尿量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要水分滋养,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常泡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nswer/1238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