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立体视觉训练方法

编辑:Simone 2025-02-14 18:14:58 576 阅读

立体视觉训练方法

立体视觉是双眼观察景物能分辨物体远近形态的感觉,而立体视觉的训练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

立体视觉是我们生活和从事精细工作不可缺少的功能。 平衡的双眼融合视觉会使我们看见丰富而清晰的彩色世界, 感受到物体有层次的立体结构。不平衡的融合,将使我们眼 睛疲劳,身心疲劳。立体视觉功能是可以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的。双眼视觉训 练,就是用治疗仪和家庭游戏等方法,治疗或提高孩子双眼同 时视功能、双眼像融合功能、立体视觉功能。

一、脱抑制训练

1闪烁刺激法选用同时知觉画片,宽5度,例如拖拉机和房子。

把两侧镜筒摆在客观斜视角上,双眼正位时摆在0度,即正前方(健眼注视拖拉机,当熄灭拖拉机时,另只眼不出现眼球运动就能注视房子)。使两镜筒灯光亮度不断变化,变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交替点灭,一侧(即视网膜黄斑抑制的眼)点灭或同时点灭。自动闪烁频率开始较低,以后逐渐提高。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应该比对侧眼高一些,使两眼前的画片亮度存在一定差别,这样也有利于脱掉抑制。三种点灭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反复训练能获得同时知觉,重新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

2动态刺激法这类方法3包括捕捉法、进出法、侧向运动法。

(1)捕捉法:医生一侧镜筒,操纵拖拉机,病人操纵一侧镜筒,画片是房子。当拖拉机进入房子以后,医生稍微移动镜筒,拖拉机开出房子,患者再把拖拉机放入房子。反复训练,病人的动作会越来越快,说明同时视功能逐渐恢复

(2)进出法:与捕捉法相似,也是把两镜筒放在客观斜视角上,患者健眼注视狮子,一侧镜筒固定,一只手移动另一侧镜筒,把狮子放出笼子,重复进行。随视功能的改善,动作越来越迅速。

(3)侧向运动法:在客观斜视角放上两张画片融合以后,把同视机锁住,中央开关打开,使两个镜筒能够左右方向做平行运动。让患者在保持融合的情况下追随镜筒做共同性运动,这样既训练融合功能,也能训练双眼协调的共同性运动,克服眼球运动的轻度非共同性

二、融合功能训练

当两只眼的黄斑获得同时知觉以后,要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开始选用较大的画片,如带有黄斑抑制点的画片。辐辏训练:患者将两张融合画片融合以后,把两侧镜筒锁住,中央开关也锁住,转动水平旋钮,使镜筒做慢速的辐辏运动,两只眼也随之做辐辏运动,病人感觉融合画片逐渐变小、变远而且变模糊,最后,两张画片突然分开移向两侧。这样重复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为了增加调节促进辐辏功能,在同视机上可以加1~3个屈光度的负镜片,提高训练效果。散开训练:散开训练与辐辏训练一样都是扩大融合范围的训练手段,但是散开训练比较困难。训练方法与辐辏训练相似。让镜筒做散开运动,双眼集中精力注视融合画片,直到两画片分开为止,反复训练。采用黄斑融合画片训练后,可以改为立体画片进行同样的训练,巩固两眼中心凹的融合能力,扩大运动性融合范围。进行上述黄斑刺激和中心凹刺激,一旦黄斑抑制解除以后,融合功能便可以建立。无论原先是单眼抑制或是异常视网膜对应,其恢复过程是相似,利用同视机治疗的方法也没有多大区别。

三、立体视加强训练

开始用简单的立体视画片,逐渐使用复杂的画片进行训练。先指导其能够观察到立体感觉之后,再由简单到复杂,变动画片种类及照明程度进行训练。

当然,脱抑制训练还可以根据抑制的距离分为远距离抑制和近距离抑制,我们可以选取远距离的同视机脱抑制训练(针对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常用)、单侧倾斜实体镜脱抑制训练(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红绿单位阅读脱抑制训练(远近抑制都可采取,不受年龄限制,可作为家庭训练);此外,用简单的训练集合的训练技术在近距离训练外斜视患者的融像功能,往往比用同视机训练聚散范围更加有效。开放环境中的BO实体镜可以更生动形象的训练立体视,可感知远近立体视的变化过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对于缺少立体视的原因,如中心抑制及辐凑不全等,应予以相应治疗。

按照治疗的目的,视觉训练法分成以下3个阶段。(1)提高弱视眼视力的训练:通过训练,去除大脑对弱眼 的抑制,保持双眼的图像都能输入大脑,是产生立体视觉的第 一步。方法有精细作业训练、视觉刺激训练、提高视中枢兴奋 性训练等。(2)纠正斜视眼位的训练:把斜视眼位纠正到正常眼位, 才能保证两眼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形成两个大同小异的图 像,从而实视融合。训练方法,如吸引眼位运动训练、拉风箱 运动训练、转动风车训练,玩球训练、想象的河流训练等。(3)提高融合功能的训练:斜视眼或弱视眼原来没有融合 力,通过训练使其能够融合,才能产生立体视觉。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nswer/1357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