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王义之、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编辑:Simone 2024-12-18 14:53:30 601 阅读

王义之、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王羲之与王献之是父子关系,同时由于都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后人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称为“二王”。

王义之不是历史人物,与“二王”没有直接关系。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

北宋书法家往珠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胡小石更认为张旭、怀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献之草书发展而成的。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草书和王献之的比较,可以看出“女郎材”和“丈夫气”。王羲之《行穰帖》少于运动及险峻是“女郞材”,王献之《中秋帖》一笔写完,一行到底,多波势及纵逸是“丈夫气”。这是王羲之草书到王献之草书的最大的变化。

王羲之可以说是创造了今草,但是今草还没进入大草,王献之创立了大草。王羲之今草尚有章草的痕迹,其《初月帖》、《姨母帖》,都是王羲之草书的主流形态。王羲之今草是行草,没有完全的大草。《七月帖》、《上虞帖》都是在行书中加了草书,是行草。

王献之向父亲提了一个重要的建议:小草、章草要改变,改成独立的大草。少年王献之给王羲之的这个建议如当头棒喝。直到王羲之去世,王献之才18岁,如此年少就提了对父亲非常重要的、关于书体完善的意见,但是王羲之没有完全接受。

王献之《鹅群帖》中“姊”“当”“归”“献”“须”“彼”这6个字,用西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字法来看都是不合六书的。王羲之在变新体的过程中,还要更多考虑遵守六书。王献之表示要创作新的书体,从而表达我们情感的艺术称炼意境,就必然和六书有昩,要牺牲文字方面的一些规定,创造大草。

这就是王献之最后突破了今草的局限,创造了大草的要点。草书王羲之、王献之是继承者,大草方面王献之是创造者。

如果说这条主线张芝、王羲之是开创者和发展者,王献之则是完成者。如果说王羲之的楷书、行书,其伟大的继承者是颜真卿、苏东坡、米芾和赵孟頫,那么王献之大草书体的伟大继承者就是张旭、怀素、黄庭坚和徐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的合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匠宋侧——王羲之 (东晋时期书法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献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埋藏于盛名之下的王献之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1057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