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佛教唯识宗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编辑:Simone 2025-01-05 15:20:38 598 阅读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佛教唯识宗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第七识:“末那识”依“阿赖耶识”为根;缘“阿赖耶识”为境。

解释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

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

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第八识:第八阿赖耶识,它是八个识中最重要的一个识,开悟就是悟到万法统归第八识,因此阿赖耶识又叫真心、法性、空性、真如、本际、如来藏、本地风光。它是前七识的根本(前七识由第八识的种子生起),也是宇宙万法的本源。由于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也能生起、承载万法。

在“因能变”时,种子生起第八识;在“果能变”前七识相继生起,八识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而第八识的见分,它是识体“能认识”的功能,它所认识的物件就是相分。

第八识所缘的相分,这是“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摄为自体;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领以为境”;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一种能量),第八识“持令不失”。

由第八识的种子“起现行”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识的“根身”,故才说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颂文: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扩展资料

第八识不是生出来的,是本来就有的,是不生不灭的,谁也生不了他,反而是他出生了一切。这些道理都要懂,我们才能明心悟道,才能生出智慧,八个识的体性都懂了,没有不知道的了,我们才能成佛。

尤其是懂了第八识,我们的妄心七识就可以皈依他,学习他,七个识才能越来越清净,染污就能消灭,无明就能灭尽,那样才能成佛。

把各种法的相貌都弄明白,我们就知道哪个是生灭的,哪个是不生灭的,就不再执著生灭法,就能转依不生灭的真如自性,也就能破尽所有的无明。我们就得把所有生灭的法都弄明白,都找出来,不再认取生灭法,生死的问题就能解决。

所有的法都落在了识上,八个识的根还是第八识,第八识就是中观,就是中道,没有第八识就没有一切法的存在和衍生。

古代祖师们参禅开悟时,有在见色时开悟的,有在听声音时开悟的,有在被棒喝时开悟的,也有是在被门挤时开悟的,悟的方式多种多样,非常灵活。

无须一定要在没有念头时才能悟,其实没有念头时想要开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祖师们不允许弟子们修无念的定,无念的定即使修成了也不能悟。

多看禅宗公案就可以知道,大多数祖师的开悟是真悟,因此都是得道的人。现代的人善根福德都不足,往往传错佛法,让众生修行走弯路,我们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对与错无法辨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末那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八识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life/11441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