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蜈蚣养殖技术大全
蜈蚣为雌雄异体,是卵生动物。
蜈蚣生殖系统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单一的卵巢或精巢,有一条生殖管,即输卵管或输精管,后来分为两条,绕消化道而下,分别开口于雌雄生殖孔。此外还有两对附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个受精囊,雄蜈蚣有2个储精囊,它们皆通到输卵管和输精管的末端。
雄蜈蚣的卵粒在成熟时充满体腔,临产前的母体在受精囊内储有精子,使发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时能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而排出体外
蜈蚣惧怕强烈的阳光,喜群居,有昼伏夜出的特性,也是喜温(变温)动物。在温度低于10度时便停止进食,在零下5度左右进入冬眠。蜈蚣白天喜欢躲伏在废气的壕沟、荒芜的坟包、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的角落里。在夜间蜈蚣认为安全有保障了,就回出来活动。
2、蜈蚣为什么要冬眠?
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若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现象,也是其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主要表现为不活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蜈蚣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自然界的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在11月晚秋季节天气转冷时,蜈蚣就要进行冬眠了。其多栖息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沟坡下或树洞内,或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厘米深的土中越冬。在冬眠期,蜈蚣不在活动,也不进食,躯体呈S形,触角由外向内卷曲,尾足并拢。不过,因南北方气温的差异,蜈蚣的入眠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至次年3月上旬惊蛰后可,随着天气转暖又复苏出来觅食。
3、蜈蚣几个月不吃也饿不死吗?
蜈蚣是较耐饥饿的一种小动物,每吃饱一次可够其消化1周 ,此后2—3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人工饲养时,一群蜈蚣吃食有先有后,每天只有一部分出来觅食,但还得每天投喂,保证每条蜈蚣都能及时吃到食物,不影响它的生长繁殖。蜈蚣有饮水的习性,人工饲养蜈蚣时需供给清洁的饮水,把水装在浅盘中让其自由饮用。
蜈蚣的活动频率与起温、气压、相对湿度、光照时间等有一定的关系。其特点是:白天活动少,夜间活跃。天气炎热,温度高于25度时,活动量大。20度左右活动一般。在刮发风时活动量小,下雨时活动少。
蜈蚣是在白天捕食吗
蜈蚣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爬出来活动、觅食及交配。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很难见到蜈蚣了。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都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 一对细长的神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抓捕猎物进行觅食。
6、蜈蚣是如何捕食的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性情凶猛,食物广泛,选择性大,喜食各种昆虫之类的小动物,有时凭着它能射出毒液的颚爪也能杀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蜈蚣在觅食时,总以灵敏的触角伸向前方作鞭状摆动触捕食物,其触角一旦[碰到捕获物,它便迅速地扑上去,用身体前部的几只足和带有毒腺的颚爪紧紧地钳住猎物,咬破表皮,食尽其体内器官,只留下硬的躯壳。蜈蚣的食量很大,一次可以吃下一只与其身体重量差不多的壁虎。但是蜈蚣的吃食速度较慢,吃一条壁虎大约要2小时左右。我们将一只甲壳虫放在蜈蚣的身旁,当蜈蚣触角一碰到甲壳虫时,它就迅猛地向前扑去,并以颚爪与步足钳住甲壳虫,并选择甲壳虫的颈部、腹部等柔软的部分咬破表皮,它咬动甲壳虫的声响,在1米以外的地方也能清晰的听到。甲壳虫虽几经反抗,但终不能逃脱蜈蚣的魔爪,即刻被麻痹得半死不活。随后,蜈蚣就从它咬破的地方食其内脏软组织及汁液,约一刻钟的时间,甲壳虫就被它吃食一空,只剩下一具躯壳了。
版权声明:本站【趣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k.com/article/50356.html